2004年,我們在500多呎的小室內,沒有儲備,
開始了我們的旅程。
當時我們所看見的,至今也沒多大變化 …


看見不少清貧學生缺乏資源發展自我 …
看見不少青年人的夢想只是「唔憂三餐及住屋」…
看見社會對清貧人士的誤解 …
看見市區發展忽略對文化、歷史、鄰里網絡的考慮 …
看見市區重建只是不斷將收入較低的一群趕走 …
面對著這些,或許你也心裡著急。

因此,我們有個夢想,
希望堅立在人群當中共行,並同經歷這個時代。
於是,生命工場便成立了。

創會時適逢社會福利及教育界有不少政策及津助上的改變,令社福界有翻天覆的變化。為了能將更多心力和時間投放於直接服務,我們堅持不領取政府常規資助,並打破地域局限,長期為同一社群提供服務,化零碎為完整,因而令服務更深化,更能填補服務罅隙。我們也不盲目進求機構擴展,深信服務細小便是美好。這些均成為了生命工場珍貴經驗的一部份。

下一頁:名字

IMG_0024     DSC08774    IMG_0036       IMG_0246